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269|回复: 3

[文学天地] 【舞动横山】杨晓升:在横山感受生命呐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 11: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象中,传统的中国人,绝大多数是内敛谦恭、不喜张扬,也不善言语的,尤其是陕北人。他们就像那绵延千里、沉默千年的黄土高原,纵然宏阔魁梧,却也如一头被驯服的巨兽,静静地横亘在地球表面的一隅,也都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地忍受着怒吼的寒风、肆虐的沙尘、弥漫的风雪。然而,也有例外,比如陕北人自己创造的秧歌、腰鼓、信天游,只要他们投入这三种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表演中,那种奔放,那种狂野,那种忘乎所以、惊天动地的激情释放,宛若向广阔的世界、浩渺的宇宙宣告着生命的存在。



        年初,应评论家李建军邀约去榆林横山,平生第一次于冬天踏上黄土高原这片古老的土地。



       横山也即横山区,隶属陕西榆林市管辖。地处陕西省北部,黄土梁峁丘陵区北端,毛乌素沙漠南缘,明长城脚下,无定河中游,僻处内蒙古、陕西交界,古称塞北边陲。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地势平缓,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滩地宽谷;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无定河、芦河和大理河川道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境内横山山脉,横山区因横山而名。



        横山的冬天确实别具味道,虽然寒风刺骨,万物凋敝,满眼单调孤寂,但那正是生命沉默思考、养精蓄锐的季节,生命在沉默时的那种淡定、坚韧、刚毅、沉静、挺拔,不也正预示着生命来年的循环往复、破土而出么?所以,黄土高原冬天带给我的,是有别于其他季节的另一种景致,另一种壮美,另一种震撼。







       横山的羊肉也的确鲜美、好吃,而此次横山之行,印象最深刻而令我震撼的,是安塞腰鼓。也许你会产生疑问,安塞腰鼓不是产于安塞么?横山的安塞腰鼓,难道有正宗的安塞腰鼓正宗、精彩、震撼?不瞒你说,起初我也产生这样的疑问,然而主人听罢笑了,说安塞腰鼓并非产生于安塞,而是起源于横山。主人这么说,我还是不信,带着疑问,我求助于度娘。果不其然,度娘提供的信息明白无误: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横山,在明代后期,由于灾荒与农民起义,安塞已经人烟稀少,安塞人由榆林横山迁过来,也把横山的腰鼓带到了安塞。



         腰鼓,我以前在电视上多次看过。它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传统民间广场群体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一腔热血,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安塞腰鼓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安塞腰鼓的表演,既不受场地限制,也不受人员多少制约。大路上、广场里、舞台中均可表演,可一人单打,可双人对打,也可几十人乃至几百人群打。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与性格。正因为它豪迈奔放的黄土味道,壮观震撼的场面,安塞腰鼓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知名度也随着电视的普及声名远播。



       那天上午,我们在横山武镇高岗故居前的一块宽阔的山凹处,目睹上百人的民间腰鼓表演。



        碧空如洗,阳光灿烂。凛冽的寒风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上百名全副武装的红男绿女像猛虎出山,龙腾虎跃、击鼓狂舞,此时只见汉子们鼓槌挥舞,彩绸翻飞,鼓声如雷,震撼大地。单打者腾跃旋跨,时如蜻蜓点水,时如春燕衔泥,时如烈马奔腾,时如猛虎显威;群打时则排山倒海,步伐铿锵,阵容威武雄壮,气势逼人。那一刻,我见证了生命的活力,激情的释放。那一刻,我想他们或许正宣泄着烦恼、忧愤、悲伤,但或许更多的是快乐——劳动的欢乐,收获的欢乐,家人团聚的欢乐。安塞腰鼓敲出的节奏展现出的——不正是生活的节奏,人生的滋味,黄土高原四季流转年复一年的生命呐喊?这呐喊之于舞者,一如惊涛拍岸,春雷滚地,狂风怒吼。这呐喊,也一如春笋拔节,鲜花怒放,鸟儿鸣叫,狼嘷虎啸……全都是为向世界宣告自己生命的尊严与存在。眼前这安塞腰鼓忘情的表演者,他们的击鼓狂舞,震天呐喊,也让人不由得联想起他们长年累月在黄土高原那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艰辛劳作,他们那长年累月所承受的压力,所经历的辛劳,所积蓄的委屈、忧伤、欢乐与泪水,都渴望着在这一刻像溃坝般得以宣泄、释放……



        主人说,这些腰鼓的表演者,大都是从周围的村庄自发组织,自己开着车汇集到这里来的。他们当中,有的是从外地打工、奔波了一年之后回到家乡准备过年的乡亲,有的则是在家猫冬相对清闲的普通农民,他们都是腰鼓和秧歌的爱好者。逢年过节,他们都会自发组织起来,在村庄的晒谷场或乡镇的广场纵情潇洒。令我意外的是,印象中贫困落后的农民,许许多多的人如今也开上私家车了,而且是开着私家车前来参加腰鼓表演,真是今非昔比,活得富裕、活得潇洒了!



       看着眼前忘情打鼓呐喊的舞者,我不由得心生疑问:当初,为何腰鼓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会在陕北安塞一带如此流行?



        主人介绍说:这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



          安塞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内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历史上就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当地群众传说,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在一些主要流传地区,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传承,经久不衰。

关于腰鼓,先秦早有诗云——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诗,写出了安塞腰鼓的表演达到了高潮时的盛况,人,舞,鼓汇成了茫茫一片。这是对生命伟大力量的由衷赞叹,也突出这力量体现了生命力的奇伟磅礴。同时也彰显了陕北人民渴望摆脱贫困创造美好生活和不可遏止的力量。

          安塞腰鼓,无疑是属于黄土高原的。唯有生存于这方土地上的人群,才能创造出此等奇观,也才能凭借它而释放其内蓄的伟力



          告别横山,我的耳边也不由得响起南宋诗人陆游另一首关于安塞腰鼓的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作者系北京文学月刊社社长兼执行主编,编审,曾获国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称号。)
QQ浏览器截图201912021105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6 11:3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 热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榆林生活(Www.so0912.com)  版权所有
官方微信号:1163251385  邮箱:1163251385@qq.com
京ICP备11003759号-2
0912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