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1|回复: 0

[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法院改革开放40周年侧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8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激扬新时代   扬帆再出发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法院改革开放40周年侧记
四十年春秋,披荆斩棘,惊涛拍岸,激起千层浪;四十年春秋,沧桑巨变,笃心逐梦,扬起万里帆。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翻开法院志,回顾榆林市榆阳人民法院这一段岁月激荡的历程,可谓是砥砺奋进,与时偕行,与时共进。
40年,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对于榆阳区人民法院来说变迁的是时代与潮流,不变的是初心与使命,尤其是党的**以来,紧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努力保障当事人诉权,狠抓执法办案要务,不断完善便民举措,积极推进司法**进程,持续扩大司法公开范围,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破除“藩篱”,满足群众心声
司法是人民群众的最后屏障,为了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榆阳区人民法院有破有立——
1999年,贯彻司法救济制度,同时开通诉讼绿色通道,减轻当事人诉累。
2001年,以案件审判为核心,全面启动案件审判流程管理运行机制,增强立案庭工作力量,形成“大立案、大送达、精审判”工作机制,强化了立案功能。

但随着时代变迁,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施行的立案审查制,虽然能够防止恶意诉讼、虚假诉讼、无理缠诉,减少涉诉信访,同时也成了横亘在当事人诉讼路上的一道门槛,解决“告状难”、“立案难”问题是民心所求。
2015年5月4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随着立案登记制在全国法院统一施行,榆阳区人民法院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彻底破除诉讼藩篱,对人民法院依法应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
2015年5月以来,榆阳区人民法院立案登记数量66186件,当场立案率超过95%。

狠抓要务,提升案件质效
审判执行工作是法院工作第一要务,案件质量是法院工作生命线。为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榆阳区人民法院不竭不停——
2012年以来,榆阳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急剧上升,案多人少矛盾尤为突出,全院受理案件从4467件、5531件、9522件……上升至20032件,成为全市受理案件最多的法院。


刑事审判,从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恪守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到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和量刑规范化工作。
民商事审判,从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到成立专业审判团队,深化家事审判方式改革。
行政审判,始终注重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
执行工作,从开展清理积案专项活动,到为了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硬仗,用足用尽执行联动机制、专项集中行动、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司法网络拍卖、联合惩戒、司法拘留、移送判处等种种措施。
办案效率,从“大立案、大送达”,到贯彻“简案快办、难案精审”工作思路,实行全院大速裁,“百日竞赛”、“大结案、完任务、创一流”等活动贯穿始终。
案件考核,从成立“考核考评办公室”,到实行定人定案,随机评查,法官业绩档案,法官绩效考核,以及“月调度、周通报、日公开”的审判管理模式。
榆阳区人民法院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次考验。

人民陪审,活的“枫桥经验”
“群众路线是人民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为了让群众参与、了解和监督司法过程,推进司法**进程,榆阳区人民法院因地制宜——

2005年,随着《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榆阳区人民法院通过区**任命了第一批来自党政机关、村组社区、民营企业等社会各个阶层人民陪审员15名,开启了司法**进程。
2014年,先后两次通过区**任命了76名人民陪审员,至今共计84名,率先完**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构建了**高效的审判机制,并结合实际,实行“组对庭、季轮换”方式,落实随机挑选要求。
(陪审员参与调解离婚案件)
建立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注重科学选任,科学管理,财物保障和业绩考核。女子法庭“2、4、5”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主动邀请人民陪审员、基层调解组织、妇联代表、村镇干部等参与送达、庭审、调解、执行等工作,成为全院可复制的工作模式。

2014年7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调研该院法庭工作时,对人民陪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以题为《发挥人民陪审工作优势,实质化解矛盾纠纷》将该举措编入《群众路线是人民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一书中,作为全国法院学习教材被推广。
近年来,榆阳区人民法院陪审率达100%。

便民司法,延伸审判服务
为民便民,是司法为民不变的主题,为了就地化解矛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榆阳区人民法院赓续创新——








2007年,开展“千名法官携卷下访”活动,榆阳区法院成立七个合议庭参与,深入辖区乡镇、街道开展办案服务活动,就地办案、就地执行、就地化解矛盾,便民司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8年,结合省法院《关于开展审判工作“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活动的通知》和工作实际,设立巡回审判点、联合调解组织,采取巡回审判、人民调解、征询旁听公**见等形式,延伸审判职能。






2012年,创建法官“1+4”工作机制,院党组带头回访案件,主动向“两代表、一委员”征询意见建议,同时探索多元化诉前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力量,作风接地气,这一做法被陕西日报评论 “实在顶用、效果挺好”。



时至今日,传统举措持续发力,改革创新迸发新势,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远程办案,互联网送达、案件信息网络查询等已广泛应用,切实方便当事人诉讼,减轻当事人诉累。
阳光司法,倒逼的“防腐剂”
公开促公正,公正树公信。为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诉求,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向纵深发展,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阳光司法,榆阳区人民法院因时而动——
2014年,随着周强院长在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强调,如春雷惊起九垓动,榆阳区人民法院迅速跟上脚步,紧紧围绕省法院提出的“全国一流、陕西特色”的目标,全面推开法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三大公开”,主动对接全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积极公开裁判文书,完善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和信息查询系统,向社会公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等,充分将司法工作置于阳光之下。






与此同时,该院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新要求,打破时空局限,在传统纸媒、电视公开的基础上,积极开通官方微博、微信等“两微一端”平台,及时公开法院工作,认真开展庭审直播工作,形成互联网时代庭审公开常态化、制度化新局面。
现如今,该院司法公开在传统与现代手段上交相辉映,交织共鸣。
近年来,榆阳区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公开率达100%,庭审直播390件。

落实改革,牵住责任“牛鼻子”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真正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榆阳区人民法院顺势而为——
审者不判,判者不审,权责不明等司法责任问题亟待破除,办案效率,案件质量亟待提高。
2016年8月,在上级法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榆阳区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拉开序幕。

大胆尝试,勇于突破。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结合工作实际,首批员额法官遴选工作该院在全省法院率先采用了“先考核后考试”方式,这一做法更好地贯彻了员额法官遴选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得到了法官干警一致赞同和认可,取得了员额制改革关键性胜利,同时也被上级法院充分肯定并予以采用。
2016年11月1日,该院首批49名员额法官顺利入额,随后便是第二批、第三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7年开始,该院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组建新型审判团队。以全院为整体,打破庭室人员配置,按照“以案定员、以员调编”的原则,组建以庭、局为框架,以员额法官为核心的“3+6+N”新型审判执行团队,形成 “大团队、小单元”工作机制。
改革裁判文书签发机制。取消案件审批制度,真正落实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同时制定权力清单,实行院、庭长对案件随机抽取评查制,确保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
院、庭长办案常态化。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结合工作实际,动态测算,合理规定院、庭长年工作量,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充分发挥院领导办案示范引领作用。
案件繁简分流,全院大速裁格局,专业审判团队,专业法官委员会,责任追究制度……显现成效。


岁月峥嵘稠,历史沉淀厚。忆改革开放以来,榆阳区人民法院始终与党同频,与时共振,这一路充满了澎湃与激荡,平静与酣畅,荣誉展室里陈列着“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全国优秀法院”、“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等诸多荣誉,无不渗透着艰辛与努力,奋进与不竭。



激扬新时代,扬帆再出发。榆阳区人民法院将在市中院的监督指导、区委坚强领导、**有力监督、政府大力支持、政协**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以勇往直前的信心、坚定不移的决心、不畏艰难的勇气,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榆林生活(Www.so0912.com)  版权所有
官方微信号:1163251385  邮箱:1163251385@qq.com
京ICP备11003759号-2
0912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