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10|回复: 1

[陕北热点] 横山吉祥腰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4 21: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ugu.cntv.cn/ent/yue/huanlezhongguoxing/classpage/video/20110103/100020.shtml
简介:欢歌劲舞穿越高原 ——横山县积极打造文化名片  横山县曾因一首民歌《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唱响了全国。一代宗师韩起祥用一把三弦把陕北说书推向文艺大舞台,人民当家作主人,以《翻身道情》表达着人们对自 ...
欢歌劲舞穿越高原

——横山县积极打造文化名片

  横山县曾因一首民歌《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唱响了全国。一代宗师韩起祥用一把三弦把陕北说书推向文艺大舞台,人民当家作主人,以《翻身道情》表达着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民歌、说书、道情一个个极具陕北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横山无不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岁月如歌,今天的横山文化又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扬,迎来了横山文化的“第二春”。200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推进“211311”发展战略进程中,着力从各方面着手,全面打造具有横山特色的一张文化名片,即:排演一台横山特色戏;唱响横山民歌;敲响横山腰鼓;弹亮三弦;剪好一张纸;办好每年一届焰火节(艺术节)和《横山文苑》杂志;组建横山县歌舞艺术团;做好波罗堡旅游影视基地项目建设;开展特色文化进课堂活动。横山人的欢歌劲舞穿越高原,响彻全国。

横山腰鼓重振雄风
   

  1946年,横山南塔乡张存有地村腰鼓艺人李应海曾组织秧歌队专程赴边区延安,给**拜年,受到边区中央政府的奖励,现在奖状仍然保存在张存有地村。1984年,深圳蛇口联合电视剧组,来榆林拍摄《大漠风情》,张存有地村李应海腰鼓在剧中表演了《欢迎土改工作队进村》,震撼了全国观众;次年,由陕西省歌舞团强凯所编的《横山腰鼓》参加了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民间艺术节的表演,轰动了欧洲。
  现在,县委、县政府充分挖掘这一特色文化资源潜力,积极实施“横山老腰鼓”培训基地,利用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横山老腰鼓的表演性和原始性,强化表演艺术,重振腰鼓雄风。
  每年元宵节开展的盛大秧歌表演、焰火节、陕北说书、转九曲、电影晚会、象棋比赛、垒火搭、摄影展等系列文体活动深深感染着观看的群众。
  当日,锣鼓阵阵,让古老的横山腰鼓焕发时代光芒;彩旗飘飘,让传统的横山秧歌再展绚丽新姿。县城十里长街矗立6座巨大的彩门,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喜庆吉祥的气氛。来自不同乡镇和部门的秧歌队依次经过十里长街,飞红荡绿,流光溢彩,腰鼓响彻云霄,表演眼花缭乱:集传统腰鼓与现代腰鼓于一体的新腰鼓,气势豪迈奔放,舞姿优美强劲,拜四方、蛇退皮、大转身、天坛、大小缠腰、三锣鼓、盘龙记等表演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在继承中创新的老腰鼓,鼓手步法多变,舞姿优美,鼓点清脆,打法交替穿插,张扬出横山人独特的个性。
  县文体广电局长师发光告诉记者,横山编排的舞蹈节目《吉祥腰鼓》继奥运会前夕进京表演后,又参加了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摘取银穗奖,今年横山老腰鼓在“第二届中国秧歌节”上一展雄风,捧回了“中国秧歌之乡”的称号。县委、县政府先后以“横山老腰鼓”命名的横山腰鼓成功申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横山民歌走向全国
   

  横山县是陕北民歌的故乡。县委、县政府组织专家整理编写了《横山民歌》音乐教材,在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的同时,拨专款建设镇村文化活动站,派遣专业人员辅导开展民歌、道情等演唱活动,发现和培养民歌演唱人才。
  活跃在歌坛上的中青年歌手雷军、赵大地、许文华、李光明、贺斌、韩军、叶振国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无疑都是横山民歌演唱的杰出代表。在首届陕西省陕北民歌大赛中评出的备受关注的“十大陕北民歌手”中,仅横山籍的就占3名。2009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以横山特色文化底蕴为背景的《横山映象》系列节目在《民歌中国》中成功播出,好评如潮,许多权威媒体的记者及学术界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深入横山的田间地头、乡里乡外,采风、采访,进一步提升了横山的知名度。2010年,由横山县推荐的周文斌一家人走进央视《神州大舞台》,艺压群芳,捧回了月冠军的桂冠;随后孙树彦一家人,又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县文化馆副馆长叶振国的音乐专集《喊山》发行,个别歌曲在凤凰卫视、陕西电视台中播出,个别词曲获权威奖项中的特等奖及一等奖,他的《喊山》也受到了业界青睐。横山精心编排的《心系白岔峁》《马家婚事》《好亲家》《胡三回头》等节目分别荣获陕西省首届农民戏剧节最高奖项优秀剧目奖和第三届全省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多名演员荣获优秀表演奖。还有5·23讲话发表67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横山县首届青少年民歌大赛、横山县安全文化建设文艺焰火晚会和国庆文艺晚会,为小康路上的怀远儿女献上了最精美的文化盛宴。

旅游文化蓄势待发
   

  横山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此,县委、县政府以夯实文化旅游基石为突破口,启动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和相关重点景区总规和详规等编制工作,开发百里旅游长廊,扶持波罗旅游影视基地和王圪堵旅游休闲度假中心两个企业,开发利用“四堡(以波罗堡为中心的响水堡、怀远堡、威武堡)一州(古银州)一寺(接引寺)一塔(响铃塔)一塬(狄青塬)一城(明长城)”人文旅游、无定河湿地旅游、大漠风情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打造精品,力争使文化旅游产业上规模、上档次。
  横山起义旧址波罗堡影视旅游的开发是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的重头戏,意欲将其打造成西北最大的影视基地。2008年,县财政斥资300万元作为波罗堡影视基地建设的启动资金。2009年,邀请陕西省古迹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对横山县的文物保护作了整体规划,其中《波罗堡影视旅游保护规划》可望于年底通过省文物保护部门论证审批。
  从去年开始,波罗古堡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户外摄影展——陕北(波罗)摄影节,被誉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由民间赞助乡镇举办的活动。陕北焰火表演、横山老腰鼓、横山说书、唢呐、民歌、陶艺制作、火塔子、面艺制作展示等系列活动,为摄影节献上了一道独特的影像风景线。
  目前,该县文化中心大楼建设正酣,一批镇村文化站建成投用,波罗古城修复保护、明长城遗址保护等名胜名迹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横山人精心编写的以“波罗起义”为题材的电视剧本《横山起义》,顺利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批,确定为重大**历史题材剧目,计划在3年内完成拍摄在全国上演。此外诗词协会等文化团体出版文艺作品、科学论著30多本,文化演出团体达20多家,市场从业人员322人,去年实现产值近200万元,较3年前增长2倍。

20110621201855916.jpg
20110621201853249.jpg
20110621201853219.jpg
1009141604110c8491825febfe.jpg
09022120232ff84ba704c123c1.jpg
1009141603f070f994911454be.jpg
1009141603cb60f5432fe6577d.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4 17: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榆林生活(Www.so0912.com)  版权所有
官方微信号:1163251385  邮箱:1163251385@qq.com
京ICP备11003759号-2
0912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