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697|回复: 1

[佳县] 佳县民俗文化------赶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9 11: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时,百业兴旺,为了便于管理,城里专门划出地方以供经商使用,称之为市,所以才有了“城市”这个称谓。而农村由于地广人稀,不易集中,人们的生活极为不便,于是就有了“草市”,每五日或七日各相邻的村民在一固定地点相约交易、互通有无,时人称为“赶集”。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过去的一切早已湮没在历史的滔滔逝水之中,只有“赶集”这个活动越过了时空,仍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活跃着,尤其是佳县,每五日一次的“赶集”不仅农村,就连各乡镇,甚至是县城里,也将它当作重要的活动。
    赶集是极为有意思的,许多人平日不一定上街,但逢集是必去的。集上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商品汇集一处,随人挑选。这边音响震天,电视、冰箱、洗衣机琳琅满目,催促你快点进入小康家庭的队伍;那边男装、女装、儿童装时装耀眼,**你也赶一回流行,追一回时尚;日用百货的店里,挤满了男男**,谁家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过小日子最要紧的就是这店里不起眼的零零碎碎,老板笑容满面的和顾客一瓶醋二斤盐三块毛巾的交易,丝毫不觉繁琐。路边上,还有手艺人现编现卖的笸箩、簸箕与各种竹篾器皿,庄稼人更是把自家田间地头种的四时蔬果摆满了道路两旁,满脸丰收喜悦地大声叫卖。更有吸引力的是随处可见的小吃摊位,夏天时的凉面、碗 、凉粉、绿豆汤足以使逛了一天的赶集人从头凉到脚,解一解烦燥的暑气;冬天时的羊杂碎、粉汤、韭饼、热油旋冒着腾腾热气,驱散了赶集人一路行来的严冬寒气。
    对于佳县人、尤其是农村人来说,赶集是大事。不管地里的活有多忙,每五日的一集总是不能误的。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要穿得干干净净,打扮得体体面面得来赶集。老人们希望在集上会一会越来越少的老亲戚、老朋友,因为时光对于他们已是极为珍惜的,谁也不知道这次分别后,下次赶集时,谁会再也无法出现。男人们期望在集上买到田里急需的东西,因为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家大小的生计,无论是婆姨们的衣裳,还是孩子的学费,都是他们奋斗的动力。当然,他们也不免呼朋引伴,邀三五知己,抿一口烧酒,叙一叙各自的难处,解一解生活的压力,只不过当集赶完之后,他们仍旧是一家的顶梁柱、主心骨。女人们似乎更爱赶集,作为一个家庭真正的主事者,她们要为下一集来临之前一家的生活采购足够的生活用品,精打细算,锱铢必争,而且,赶集更是她们在忙碌之后难得的放松与休闲,与几个相熟的女友相伴,一边欣赏集上的各色商品,一边唠一唠家长里短,说一说幸福烦恼,生活也似乎变得有趣,现实也似乎并不那么冰冷了。对于未婚男女来说,赶集就是变相的相亲大会,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在长辈的带领下,以为不过是见见世面,却想不到在某个角落,有一双遮掩的眸子对她(他)一见倾心,以此想来,陕北人还真是一贯的豁达开明。
    赶集,这一项古老的贸易活动,在今日的佳县仍盛行不衰,而且更添了浓浓的现代气息,为世人展开了一幅生活气息浓厚的佳县风情画卷。                                     来源---佳县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1: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应该很热闹吧 怎么没有个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榆林生活(Www.so0912.com)  版权所有
官方微信号:1163251385  邮箱:1163251385@qq.com
京ICP备11003759号-2
0912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