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181|回复: 12

[吃喝玩乐] 从榆林出发 寻找长城的足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 11: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2009年起,徒步长城的念头就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
      查阅资料,研究地图,购置户外设备,留意关于长城的各种话题,我一点一点地做准备。到了2010年,万事俱备,只欠同伴:连续几天行走在高山深谷之间,我希望有一个同伴——至少,出点什么意外,也有人报个信。
      2010年10月2日10点,多云,我和我的同伴,65岁的付老先生,乘车来到黄河岸边的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马栅乡大占村,这里是明长城从山西省河曲县渡过黄河后再次西行的起点,也留下了我们这次徒步的第一个脚印。
下载 (228.19 KB)
2010-10-7 1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1: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付年龄虽大,但熟悉地方历史,能吃苦,体能也不错,是个很好的伙伴。
      沿着一条山沟进去,不远处就是我们要翻越的第一座山峰——梁龙头。昨天下了雨,地上粘粘的。坡很陡,没有路,我们顺着羊群走过的蹄印向上攀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1: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梁龙头上,烽火台雄踞山巅,远望河曲县城,高楼低舍,鳞次栉比;俯瞰丹霞地貌,红崖白岩,如莲花怒绽。黄河蜿蜒曲折,如飘带随风,景色之美,令人疲劳顿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1: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烽火台的砖石已被人拆走,像一个被剥去盔甲的老兵,裸露着胸膛承受风霜雨雪的侵蚀。
下载 (183.53 KB)
2010-10-7 1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1: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烽火台下,一人多高的长城残迹向西延伸;旁边,是一个废弃的小山村,叫“祝里台”。翻检县志,正确的叫法其实应该是这座烽火台的名字:“逐虏台”,乡间讹音,唤作“祝里台”。祝里台早已人去屋空,只余遍地瓦砾——那一砖一瓦,可都是从万里长城上拆下来的啊。
下载 (213.58 KB)
2010-10-7 1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1: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梁龙头向西,走过一段窄窄的山脊,又是一段长城残迹,南北各有一个烽火台。墙南的烽火台保存很好,只有背面石条坍落,其它三面石砌完整;墙北的烽火台则唯余土墩了。所留残墙高3米左右,长数百米。下面有3间土房的残墙,据我们后来和当地老乡打听,是当年办林站留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1: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往西走,就是黄甫川了,川底还有一座烽火台。因为昨天刚下过雨,黄甫川淤泥遍地,浊水漫延。老付年龄大了,腿脚不好,不能沾冷水,找周围老乡借水靴,被拒绝;出钱雇收秋的老乡的骡车,也被拒绝;打电话给河对面我认识的两位老师,都不在家。一直耗了两个多小时,我失去了耐心,不顾老付劝阻,决意徒涉。脱掉鞋袜,挽起裤腿,先把行李带过去,再把老付背过去,不到10分钟,问题就解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1: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了河,就是麻镇。麻镇是长城上一个重要的口子,**年间,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号称“南有重庆,北有麻镇”。如今,麻镇早已风光不再,往日的繁华如过眼烟云,只留下一些老房老院,依稀还可以看到往日的光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1: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麻镇村头有一个烽火台的遗迹,被人包了崭新的砖,这样“维修”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未免太轻率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1: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麻镇找饭店吃了饭,灌了热水,继续上路。出麻镇不远,就看到了长城遗迹,高2、3米,有些地方5、6米,沿着大路向西蜿蜒,非常连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榆林生活(Www.so0912.com)  版权所有
官方微信号:1163251385  邮箱:1163251385@qq.com
京ICP备11003759号-2
0912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